在乳品行业发展的新阶段,乳品公司之间已经燃起的价格战、奶源争夺战仍将继续,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显现,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公司会面临破产、拍卖、 兼并重组的可能,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倚仗资本、品牌、技术优势会不断攻城略地,规模化扩张道路越走越远。乳品消费市场的变化促使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提 高乳品质量安全,重视奶源基地建设,细化乳品市场,开发高端产品。食品安全成为决定乳品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成为我国乳业整体健康、高水平发展的关键。
(一)乳业进入调整期,也是机遇期,将迎来健康成长期。
“三聚氰胺”事件后,为规范乳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政策。在一系列奶业扶持政策 支持下,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一手抓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增强消费者信心;一手抓产业振兴,帮助企业和养殖户度过难关。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深入开展奶站清理 整顿,制定实施《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监测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2009年5、6月份养殖效益开始回升,带动 了奶牛养殖恢复。
2009年末奶牛存栏1260万头,比上年增长2.1%;全年奶类产量3732.6万吨,比2008年下降1.3%,其中牛奶产量3518.8万吨, 恢复至2008年产量水平的99%。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生鲜乳生产收购秩序明显好转,机械化挤奶站占全国奶站总数的81.8%。2009年,各 级农业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截至年底,全国共有生鲜乳收购站13722个,比清理整顿前减 少6671个,占收购站总数的68.3%。全年累计监测生鲜乳样品13129批次,“三聚氰胺”监测全部合格。随着各项政策的影响日益显现,随着消费者信 心的逐渐恢复,随着乳品行业的重新整合,可以预计,我国乳品行业将迎来一个健康成长期。
(二)乳业发展回归理性,乳业发展正在从注重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国内乳品市场空出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在“三聚氰胺”事件刚刚发生之时,许多家庭对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普遍持不信任的态 度,不论该品牌是否真正卷入“三聚氰胺”事件,而纷纷选择购买国外进口奶粉,许多家庭甚至专门去香港购买大量进口奶粉。公众对国产品牌消费信心的丧失,导 致几个老牌乳品企业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几乎完全丢失,而洋奶粉的抢购又促使奶粉业务呈现出诱人的高利润。“三聚氰胺”事件让婴幼儿奶粉业务产生了巨大的 利润空间,谁能赢得消费者的信心,谁就能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
原料奶作为初级产品,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随着“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政府、奶业行业、企业、公众开 始关注原料奶的质量问题。这极大地促使奶农以及乳品企业在生产中严格把关,提高标准,来保证原料奶的质量,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奶业服务体系的发 展,原料奶生产和运输都会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可以有效保证原料奶的质量。
(三)乳品行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加剧,价格战、奶源争夺战仍将持续。
从2003年开始,我国市场销售额前四名乳品企业市场集中度CR4一直在42%—47%的范围内,属于中市场集中度行业。随着我国乳品行业进入门槛的 提高和政府对现有乳品企业的整顿,我国乳品行业正在发展剧烈变化,业内竞争激烈,品牌处于从分散到集中的途中,行业正处于垄断竞争阶段,此时对强势品牌是 一次机会,对普通品牌而言,则可能是威胁。乳品企业群雄割据的时代已经来临,乳业市场将会发生深刻变化,乳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在乳品行业发展的新阶段,乳品公司之间已经燃起的价格战、奶源争夺战仍将继续,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显现,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公司会面临破产、拍卖、兼并重组的可能,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倚仗资本、品牌、技术优势会不断攻城略地,规模化扩张道路越走越远。
(四)食品安全成为决定乳业升级发展的关键。
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整个国内乳品行业的信心受到严重冲击,几个老牌乳品企业的市场份额几乎完全丢失,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乳 品行业升级发展的桎梏。“三聚氰胺”事件后,随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消费者信心在逐渐恢复。同时,消费者对乳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健康 消费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乳品消费市场的变化促使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提高乳品质量安全,重视奶源基地建设,细化乳品市场,开发高端产品。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谁能赢得消费者的信心 谁就能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乳品企业要想抢得发展先机就必须加强乳品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成为决定乳品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成为我国乳业整体健康、高水平 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