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奶业 飘香的增长极

    发布时间:2010-04-18

    来源:

    字号:[

    建设标准化奶源基地 


      “奶牛养殖规模较小,集中经营有待提高,这是当前奶牛养殖发展中反应出的问题之一。”大曹庄农场党委书记张世平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推进规模化奶牛养殖,狠抓奶源基地建设,促进奶牛养殖集约化发展,时到今日,规模养殖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30年的奶牛养殖历史成就了大曹庄奶牛养殖业的辉煌。他们以自身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依托,以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畜牧养殖技术攻关为后盾,打响了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发展,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区)的战役。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是他们建设现代奶源基地的目标,“购置一流设备、应用一流技术、引进一流管理措施”是他们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的保证,加快良种繁育,推广良种养殖,是他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最终目的。
      随着战役的推进,全场28套挤奶设备,26套运输、冷藏设备被更新;32个改规模养殖场(区)被改造。水电路、粪污处理、疾病防疫、挤奶设备、饲料青贮等设施的完善,确保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的奶牛育种繁育室和兽医防疫室建设,让全场的奶牛养殖达到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的要求。截至目前,该场已先期完成改造的10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区)存栏11000头,年度单产7.2吨以上,年产优质生鲜乳48000吨以上。其中有2个规模养殖场完成了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奶牛场标准化建设;有4个奶牛养殖场获得了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另有5个奶牛养殖场进行了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准备与申报工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年3月,他们在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基础上,凭借地处冀南海河平原中南部,属粮油作物高产丰产区的区位优势和成熟的基础设施条件,依靠区域优先发展奶业的政策优势和雄厚的科学技术实力,申报了国家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项目,开始启动区域奶业发展新“引擎”。
      “国家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项目的引进必将全面提升该场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区)的建设水平。”张世平告诉记者,项目立项后,大曹庄农场将把奶牛养殖场(区)建设成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和农牧业互补良性发展的示范基地、草食牲畜生产发展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和综合开发示范基地。


      构建完整奶业产业体系

        构建奶业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乳业生产经营一体化是牧场奶业发展的目标。”沽源牧场党委书记李晓红对记者说:“近年来,我们通过发展奶牛养殖基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两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最终形成了产、加、销利益联结链,实现了奶业的一体化经营。”
      沽源牧场辖区内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发展乳业产业的理想地带,是生产绿色乳产品的“天然加工厂”。
      1997年,该场瞄准自己畜牧发展优势,通过从传统种植农业转向牧业发展,从六畜并重转向发展奶牛养殖,从以粮为主转向饲草、马铃薯种植三大转变,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吹响了向奶业进军的号角。
      时光荏苒,牧场人的心血结出硕果,一个集一家可容纳3万头奶牛的现代牧场,8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3个规模养殖场为一体,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到82%的奶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基地奶牛存栏达到3.32万头,鲜奶产量突破10万吨,且存栏数和鲜奶产量每年以48.7%、54%的速度增长,奶业产值占到该场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牛刀小试的成功让沽源牧场人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他们做强做大奶业的信心,一个“强基地、引龙头”和“龙头带动,项目环绕”的发展规划悄然出炉。他们围绕奶业基地发展,从政策倾向、资金配套、土地优惠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先后有塞北现代牧场、华顶乳业配套万头奶牛养殖项目等在沽源建成投产。
      2007年5月,沽源牧场奶业基地的聚集效应最终引来塞北蒙牛乳业有限公司这只金凤凰。该公司主要生产特仑苏、酸酸乳、果粒奶等系列产品,去年,销售收入达108336万元以上,实现税收2687万元,不仅促进了沽源牧场二、三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旗县发展奶牛4.5万头,拉动周边近4500户奶农扩大奶牛养殖。
      塞北蒙牛乳业让牧场人看到现代乳业的发展前景。他们围绕奶业基地建设,在塞北蒙牛乳业有限公司高端奶生产线的强力拉动下,着手构建乳业产业集群。
      规模大、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设备现代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牧场项目的建成;日加工鲜奶400吨,产值达12.1亿元的蒙牛高端奶加工项目的投产;年产脱脂粉、乳清粉10000吨、无水奶油5000吨的华顶乳制品加工厂配套万头奶牛合作牧场的建成已经打造出沽源牧场乳业产业集群的雏形。目前,一条集乳制品和液态奶加工,饲草种植,兽药加工,包材加工,牛粪沼气发电,沼渣生产有机肥料的高效环保型乳业产业循环链条已在沽源牧场形成。


          (河北新闻网 本报记者 徐曼  通讯员 郝熙福 张盛茂)

    分享至:

    版权所有河北省奶业协会©2003-2019 冀ICP备19003080号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河北省奶业协会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839635 15932668866(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