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北省奶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应激下奶牛的日粮调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热应激下奶牛的日粮调控措施

暑期高温高湿,奶牛遭受热应激影响产奶量、繁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给奶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奶牛场现有环境调控和管理条件下,对日粮进行科学调配是缓解奶牛热应激、保障牛群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奶牛热应激的判定

THI(温湿度指数)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牛舍环境的指标。目前,THI阈值被定义为68THI≥68时,奶牛开始出现热应激72≤THI≤79时,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状态;当79THI≤88时,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当THI88时,奶牛处于重度热应激状态。各温度、湿度条件下对应的奶牛热应激程度见表1所示。


1.png

二、热应激下奶牛营养调控措施

(一)优化日粮结构

1.合理调整粗纤维。一是采用优质粗饲料,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例:大豆皮代替16.5%的玉米青贮;碎甜菜粕替代青贮玉米(替代最佳比例为12%)可提升热应激下奶牛产奶性能。适当减少粗饲料中的NDF有利于减轻热应激影响,但干物质基础上,日粮的ADFNDF水平日粮的ADFNDF水平应分别不低于18%28%。二是引入高发酵性碳水化合物饲粮。应用时需注意酸中毒的发生。三是适度的提高日粮中精料比例。提升精料比例可提高能量水平,但精料与粗料的比例不要超过40:60

2.蛋白组分调整。奶牛所需的蛋白的主要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日粮中的过瘤胃蛋白(RUP),二是瘤胃降解蛋白(RDP)。可通过调整日粮中RDPRUP的比例来实现维持热应激下生产性能需求和氮的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日粮中RUP的干物质含量提高到8%显著改善热应激。另,可采用在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的方式来满足奶牛生产需求。典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蛋氨酸、赖氨酸通常是奶牛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组氨酸可能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据报道,在日粮中补充蛋氨酸18 g)、赖氨酸(241 g/d)过瘤胃组氨酸(246 g/d)均可显著改善热应激。

3.脂肪的利用。热应激环境下,适量添加脂肪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例:日粮中添加未包被脂肪(3% DM)脂肪酸钙200g/d可缓解HS下奶牛的能量不足、产奶下降等。另在脂肪添加选用方面,C16脂肪酸更有益于提升牛奶中乳脂率

(二)优化日粮结构

常用来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主要饲料添加剂有维生素、矿物质、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等。

(1)维生素。补充VE2.43 u/kg BW可以减轻HS的影响,特别是在夜间喂养时效果显著;补充VA1×105 IU//有保护乳房粘膜和维护上皮屏障、提高免疫力作用补充烟酸(6~12 g/d胆碱围产期添加5.6 g/d)、B族维生素混合物可提升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改善乳指标。

(2)矿物质。微量元素(特别是硒、铜和锌)对热应激下奶牛乳腺健康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硒的最有效添加形式是酵母硒(0.31 mg/kg DM~0.50 mg/kg DM);铜(20 μg/ml硫酸铜)和铁(110~150μg/dL)的补充可增强免疫器官发育、促进抗体产生等,提高奶牛机体免疫力。日粮中补饲4 g/d 酵母铬,或产前21 d至产后63 d按照8 mg//d量添加Cr对奶牛热应激有不错的缓解效果。另,补充离子缓冲剂如NaHCO31%)对奶牛采食和瘤胃酸中毒均有积极影响。

(3)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奶牛消化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免疫力。常用益生菌菌种有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例:日粮中添加2%酵母培养物0.1%的酵母多糖、有利于奶牛营养物质吸收和促进胃肠功能。

(4)中药制剂。可在日粮中添加葛根素、女贞子(20 g//d ~ 60 g//d)、玉屏风散、黄芪多糖、加减白虎汤等中药提取物或组方制剂,改善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和体况。

l来源:河北省奶牛产业创新团队


  下一篇 没有了
  • 手机:15932668866

    邮箱:hebeinaixie@126.com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微信

    扫码联系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fxhbbz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