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北省奶业协会官方网站!  
黑龙江省乳企在诚信危机下如何大步走?
发布时间:2012-10-24   阅读:

对龙江乳业而言,这是一个象征意味颇浓的动作——活动现场省内18家乳品企业共同将自家鲜奶注入一个硕大的牛奶罐中。与其说这一动作是新的市场条件下,龙江乳业又一次的合力出击,不如说这是始终致力于成为国家安全奶源、诚信乳品的龙江乳业实力与信心的再次集结。对已经看惯风雨的龙江乳品企业家们来说,曾经风雨中的“独善其身”已经成为龙江企业道德血液中最执着的坚持——“诚信龙江奶、强健中国人”,过去他们始终这样做,现在和未来更将一直这样做。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采访乳企,总会说到伤心处——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我们每天都会打开电脑,查找有关乳品的报道,生怕有负面新闻。”摇篮乳业的副总经理李佳君向记者描述出一个乳品企业管理者犹如惊弓之鸟的心态。

虽然在不断的负面报道风潮中,我省乳品企业几乎做到了“独善其身”。但消费者的神经被刺激得异常敏感,绝决地选择了洋奶粉。这使得品牌知名度本就不高的龙江乳品企业也陷入了危局。

记者从省工信委得到一份数据,我省龙头乳品企业完达山乳业,2011年销售总额为40多亿元;近年来增长势头迅猛的飞鹤乳业,2011年销售总额为20多亿元;龙丹这样的老牌乳品企业,2011年的销售额为10多亿元。而国内一线的乳品企业,如蒙牛乳业2011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73.89亿元,伊利乳业也接近374.5亿元。

有米无柴巧妇难为

对龙江乳品企业来说,现实的瓶颈是有米无柴,巧妇难为。我省地处地球上最优良的产奶“黄金地带”,奶牛存栏量居全国第二;75家规模以上的乳品加工制造企业,原料奶产量695万吨,年加工量183万吨,奶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龙江乳品企业还曾经是国内乳业人才的摇篮。前身为乳品研究机构的黑乳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与国际上乳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丹麦合作,还探索建立国内行业生产的管理标准——5S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纷纷来黑龙江学习经验,并以这些标准为依据,在各地开办自己的乳品企业。

黑龙江乳业本应凭借这些优势风生水起,然而多年之后,“学生”已然成为国内龙头企业,且纷纷落户龙江,分享优质奶源。我省乳企却只能甘居国内二流企业位置。

有业内人士为龙江乳业把脉。上世纪末期和本世纪初期,省内的国有乳品企业因体制不顺陷入债务危机,通过一系列兼并重组后,仍不能解决资金断裂问题。没有资金,不能扩大生产;没有高薪,留不住人才。

困于资金难题,龙江乳业甚至错过了最好的崛起时期。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国内多家知名乳品企业纷纷落马,我省乳品企业凭借安全优势上了红榜。“这是一次多好的翻身机会,我们打算乘势而上,在主流媒体好好宣传。但是一打听央视的广告傻了眼,几十秒的广告需要上百万投入,这对于任何一家龙江乳企来说都难以承受,咬牙挺了几天都撤了。”黑乳集团副总经理姜冬梅回忆起当年一脸懊恼。

错过最佳宣传期的龙江乳业,随即和中国乳业一起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岁月。2010年,面对婴幼儿高端乳品市场七成销售额被洋奶粉抢走的局面,国家质检总局终于出手——出台《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审查细则》,并依照细则进行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审核。细则规定在婴幼儿配方乳粉检验项目,由原来的53项增加到64项,且全部需要企业自检。

“为了获得‘准生证’,每个企业都需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费用购进检测仪器,还需要加派检测人力,增加检测费用,平均下来每吨生鲜乳检测成本增加了1500元。”姜冬梅面对记者大吐苦水。按新的要求,乳品企业将触手从生产延伸到养殖和饲料,摊子越铺越大,投入越来越高,可是效益却大不如前。“高端奶粉市场被洋奶粉抢走,我们只能抢占液态奶,但利润太低。现在生鲜乳收购价都已经到了每公斤3元以上,经过加工的液态奶售价才1.5元,怎么能和动辄数百元的洋奶粉博弈?”一乳企高层这样说。面对国内乳品数次涨价潮,龙江乳品无奈选择沉寂——知名度低,腰杆不硬,生怕涨价吓跑了消费者。

集合力量深度整合

资金掣肘,龙江乳业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对此,省工信委副主任高玉学对记者说,“我省从2010年开始推进乳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树立龙江乳品整体诚信形象。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获得了国家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证书,我省已经成为拥有通过诚信管理评价体系企业最多的省份。全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80%以上建立了诚信管理体系,目前我省乳品质量安全是历史最好时期。正是让广大消费者进一步了解龙江奶的好时机。‘诚信龙江奶、强健中国人’的宣传活动,要邀请数万名消费者来企业参观,将龙江奶推荐给全中国的消费者。”

除了进一步扩大宣传,省工信委提出必须加快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和品牌整合步伐,重点扶持完达山、飞鹤、龙丹和摇篮四户龙头企业,整合一批有成产能力的小型乳品企业,彻底改变我省乳业产业集中度低的现状,形成统一品牌标识,集合省内的技术人才、最优质的奶源和最先进的生产线,打造带动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品企业。

摇篮乳业副总经理李佳君提出希望省里尽快建立乳企收奶专项补贴的机制。黑龙江完达山股份有限公司余宁江也说,目前主要销售阵地是全国各大城市的各大商超。流通环节所付出的代价十分巨大,占销售额的35%。企业自身无法承受,只有放开脚步,引入外来资金,才能让本土乳品企业大步前进。

除了政策引导和体制改革,企业自身也需不断深挖潜力。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东认为,目前龙江乳业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等问题。龙江乳企的产品70%都是奶粉,其中大部分又是工业奶粉,输送给外地乳品企业做“原料”,只有少部分老年奶粉、婴儿配方奶粉等功能性奶粉。说白了做的就是“粗加工”,利润少得可怜。一个运转优良的乳品企业应该是将从奶源基地送过来的原料奶“吃干榨净”,实现利润最大化。龙江乳企可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乳酪,而生产乳酪时的附加品乳清素是婴幼儿奶粉中的必需品,目前国内还依赖进口。甚至可以在高端液态奶上做文章。唯有用尽优势,做他人所不能,才能重新树立龙江奶的金字招牌。


  • 手机:15932668866

    邮箱:hebeinaixie@126.com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微信

    扫码联系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fxhbbz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