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北省奶业协会官方网站!  
中国奶业协会第十六届奶业大会 奶业20强(D20)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厦门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及2025年全国两会与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奶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中国奶业协会第十六届奶业大会、奶业20强(D20)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2025713日至15日在厦门盛大启幕。大会以品质与品牌,奋进中的坚守;合作与共赢,变局中的选择为主题,凝聚行业共识,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奶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推动中国奶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高规格阵容齐聚 

共襄奶业盛事


4

图片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主要有: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原会长刘成果,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原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原会长李德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明富,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全国畜牧总站原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沙玉圣,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孙有恒、高丽娜,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启,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出席大会的还有,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等八大相关领域全国性行业协会(促进会)的会长、秘书长,还有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广东、广西等部分省份农业农村厅及相关单位的领导,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的领导,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奶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各省奶业协会会长及秘书长、D20及观察员企业负责人、奶业相关院校专家学者、各奶业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各检测和测定机构人员、兄弟协会代表,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近百家媒体记者。

在会议的筹备和组织中,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以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厦门市商务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伊利集团、蒙牛集团、长富乳品、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上海妙可蓝多、澳优乳业、荷兰皇家菲仕兰、山东碧海包装、济南泉华包装、常州辉途智能等单位的鼎力相助。


图片

会议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原会长李德发隆重宣布“中国奶业协会第十六届奶业大会、奶业20强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正式开幕!


图片

本次会议嘉宾致辞环节,由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主持。


各界权威发声

擘画发展蓝图


4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表示,本届会展围绕“品质与品牌,奋进中的坚守;合作与共赢,变局中的选择”这一主题,通过三大路径,探索破局之路一是权威发布重磅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中国奶业奋进2030》《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等一揽子措施,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二是思想交融举办21场前沿研讨会围绕奶业战略研究、奶酪创新、人才培养、种养加工等热点,深入探讨纾困路径、技术攻坚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三是成果展示拥有10万平米精品展览覆盖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高精尖技术荟萃,汇聚消费新体验,让创新产品直达消费者味蕾。  


图片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推动中国奶业“稳中求进”。一是凝聚发展合力,夯实发展根基。养殖端要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利用技术和服务优势,解决育种等“卡脖子”难题,推进高效扩繁等技术研发应用;为养殖端提供支持,全产业链共克时艰。二是聚焦奶业深加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乳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三是提振乳品消费,开辟市场新增长极。创新消费场景,加强科普教育,优化供给结构,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

长富乳品董事长蔡永康表示,长富自国家优质乳工程启动伊始,便坚定不移地践行相关标准体系。从最初的“试验田”到行业认可的“标杆企业”,并成为全国首家全部巴氏鲜奶获国家优质乳工程标识授权的企业,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高标准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连续十多年坚持举办“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和“国家优质乳工程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为两岸奶业技术交流搭建重要平台。2021年开始,长富在闽浙赣三省倾力打造“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组建专业公益宣讲员队伍,深入社区普及健康营养知识,倡导科学饮奶习惯。


图片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在讲话中指出,奶业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奶业企业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创新作为,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产业素质、绿色发展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四个显著提升。他强调,奶业仍面临产业链衔接不畅,养殖与加工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以及成本压力凸显,盈利空间收窄和供需结构失衡等挑战。站在全新起点,唯有迎难而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开拓创新发展新赛道,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要建设现代奶源基地,节本增效稳固产业根基二要构建全程管控体系,严把关口筑牢安全防线三要构建奶业产业生态链,塑造协同发展新优势;四要优化产品市场结构,精准适配促进供需平衡;五要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营养计划深耕

书写公益答卷


4

图片


今年,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迎来了意义非凡的25 年实施节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强调了该计划的实施成效与主要贡献。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供应水平稳步提升。计划实施范围从初期的5个试点城市扩展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学校超10万所,惠及学生3134万名。全国学生饮用奶日均供应量由2001年的50万份增长至2024年的2672万份,增长超过50倍,其中,结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应占比达43%质量安全臻于至善,树立食品安全典范。计划对标国际,制订了严格的学生饮用奶系列团体标准,通过实施严格的学生奶标志许可审查和奶源基地认证制度,学生奶生产企业建立了涵盖奶源基地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检测、冷链配送管理、入校操作规范的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产品创新持续推进,营养改善成效显著。计划在推广纯牛奶、灭菌调制乳传统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成功试点并新增巴氏杀菌乳和发酵乳两个品类,并对关键营养指标提出更高要求。2024学年,学生饮用奶总产量达100.1万吨,总产值83.7亿元。产业带动效应凸显,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截至今年6月,获得中国学生饮用奶标志许可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共176家,日处理生乳总能力9.4万吨,隶属98家集团公司;学生奶奶源基地458家,奶牛存栏192万头,平均年单产10.5吨,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意义深远持久,培养科学饮奶理念。通过营养知识普及、食育教育开展、工厂参观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千万学子养成良好饮奶习惯,形成科学膳食结构。未来工作思路主要包括提升战略定位,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扩面提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拓展内涵外延,构建营养改善新生态。加强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会上发布了中国学生饮用奶公益助学典型成果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25年来,学生饮用奶企业不仅为改善和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还积极投身公益助学事业,逐渐形成了以营养健康、资金资助、物资捐赠、教育支持、公益活动及特殊群体助学等六大模式为主的助学体系。近五年来,伊利、蒙牛、光明、君乐宝、飞鹤等55家学生饮用奶企业,在全国落地138个公益助学项目,跨越山川,走进校园,惠及4617.7万名学生,助学总等值金额达到14.2亿元。


图片
随后,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光明乳业、君乐宝乳业集团、三元食品、新希望乳业等企业代表共同启动毅行廿五载 强国少年志——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向新而行仪式这不仅是企业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以营养赋能成长”使命的践行,是对“以品质铸就未来”蓝图的擘画。学生饮用奶事业正以营养为笔、健康为墨,绘就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绚丽画卷。

聚力品质提升

夯实行业根基


4

图片


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启《灭菌乳品质提升合规路径指引》进行解读。他指出,为推动中央一号文件落实落细,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平稳地完成新旧标准过渡,确保生产经营活动严格合规,并系统性推动灭菌乳产品品质实现质的飞跃,中国奶业协会立足行业实际,汇集领先实践,组织编制了《灭菌乳品质提升合规路径指引》。《指引》严格遵循依法合规、科学严谨、系统全面和前瞻引领的4项核心原则,以“依法合规”为底线,以“品质提升”为目标,聚焦企业在过渡期和未来发展中的关键需求,围绕合规管理体系框架、奶源管理与优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升级、产品研发与品质提升、检验检测与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标签标识更新与包装材料管理、市场平稳供应与宣传引导等7大模块,提出了17条详细、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引,为企业提供了从管理到技术、从源头到终端的一站式“路线图”和“说明书”。《指引》的实施,是推动国家标准在产业端全面、有效落实的有力保障,必将促进我国奶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图片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进行解读。她指出,2024年中国奶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能随市场需求小幅缩减,规模化养殖比例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素质持续增强,乳品质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国产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及奶制品产量收缩质稳。全国牛奶产量4079.4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9%。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6%生乳中乳蛋白、乳脂肪等质量安全指标达到较高水平;菌落总数、杂质度和体细胞监测平均值分别符合国际和欧盟限量标准;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连续16年未检出。二是产业素质加快提升。全国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奶牛平均单产9.9吨,较去年提高0.5吨;规模牧场99%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原料奶生产100%实现机械化挤奶。三是消费需求疲软乏力。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04.8亿元,同比增长9.6%,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0.5千克,比上一年下降1.9千克;奶业主产省生乳收购平均价3.32/千克,同比下降13.5%四是民族奶业竞争力持续增强。2024年,国产奶与进口奶抽检数据显示,黄曲霉素M1符合中国、美国及欧盟限量标准,铅、铬、汞、砷等污染物指标合格率100%;国产奶的乳铁蛋白、β-乳球蛋白和糠氨酸等指标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


图片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原会长刘成果,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启,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孙有恒、高丽娜共同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


联动破局探路

锚定升级路径


4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立足中国奶业持续低迷的发展困境,科学研判走出低谷的求变策略,中国奶业协会统筹谋划,重磅发布推动中国奶业更加扎实稳健发展的系统措施,主要包括《中国奶业奋进2030《奶制品结构优化与消费拓展新路径方案》《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新形势下中国奶牛养殖转型升级路径》,以顶层设计破解发展困局,以系统方案助力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解读了《中国奶业奋进2030》。他指出,《奋进2030》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奶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数智赋能为驱动,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胸怀全局和把握形势;二是坚持综合统筹和科学谋划;三是坚持战略引领和科技支撑;四是坚持发展初心和造福人民。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奶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产能供给、奶业素质、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稳居世界先进行列。《奋进2030》围绕构建现代饲草生产供应体系、完善现代奶畜养殖生产体系、优化现代乳品加工产销体系、科学引领乳品扩容健康消费、创新奶业发展高效融合生态、深化奶业国际高水平交流合作、构建现代奶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七大领域,明确41项重点任务。各方面要加快落实落细见效,共同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解读了《奶制品结构优化与消费拓展新路径方案》。他指出,《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统筹兼顾、绿色低碳等原则,明确到2030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超过47公斤,干乳制品比例提升,奶制品结构更加合理,消费业态更具活力的主要目标。《方案》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包括推进液态奶品质升级,拓展优质产品矩阵;加大干乳制品开发,开辟多元创新品类;聚焦功能营养研发,精准匹配健康需求;强化乳基生产加工,保障优质原料供应;加快关键装备突破,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新型技术应用,推进乳品工艺升级;加强渠道深耕开拓,激活全域增长动能;打造新型消费场景,释放乳品消费潜力。《方案》还确立了六大实施路径: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标准引领;强化技术支撑,加速创新推广;保障质量安全,加快品牌建设;优化市场引导,厚植消费教育;加强行业协同,推进资源整合;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图片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解读了《奶业产加销一体化战略发展方案》。他指出,当前,我国奶业已迈入标准化、数智化新阶段,养殖端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型、粗放型向标准化、集约化的转型升级,乳品加工端加快向数智化、集群化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程度达65%。但产业链仍面临政策协同不足、利益联结松散、养殖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消费场景固化等问题。《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30年,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覆盖率突破75%,形成以加工企业垂直一体化为主、家庭牧场直销一体化为辅的多元协同发展格局,全面推动我国奶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能有效调节、利益科学分配和风险合理共担的多元化稳定、可持续发展。《方案》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矛盾,提出了积极推进产业政策修订、完善标准办法、搭建第三方服务体系、构建数智化支撑体系等十大主攻方向,直指产业痛点,为持续推进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


图片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解读了《新形势下中国奶牛养殖转型升级路径》。他指出,《路径》提出了产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提出“十五五”规模牧场奶牛存栏增量控制在不超过50万头的适度扩张目标;提出未来5-10年探索建立奶业战略研判和顶层设计体系的行业管理的战略目标。针对当前奶牛养殖纾难解困问题,《路径》要求养殖业要以发展的眼光调整牛群结构和繁育策略,积极推动20252026年成母牛去产能工作,引导主产省继续实施成熟有效的纾困政策,龙头乳企承担“稳定基础产能”使命,推动奶源一体化进程。《路径》针对奶牛养殖转型升级提出了七大方向,一是探索管理部门、协会、学术界、乳企等共同参与的供需研判和产能规划的调控机制。二是研究探索具备法律效力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充分反应生鲜乳的供需、成本和乳制品消费,兼顾养殖和加工主体的利益。三是协力推动修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探索区域型和省级乳品质量检测服务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奶农办加工。四是推动奶牛养殖种养结合转型升级。五是推动奶牛养殖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六是加强奶牛长寿性选育和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的使用年限。七是将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从重点投入到产能扩张转向投入到科技创新和产业素质提升,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推广力度。


图片

会上,30家乳品企业代表庄严宣读《稳固上游 铸牢根基 乳品企业厦门倡议》针对当前牛奶价格走低、养殖场户困境,从稳定生乳收购、深化产业协同、加大金融支持、强化技术帮扶、保障质量安全、扩大精深加工六方面提出举措,旨在共渡难关,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了行业的担当与决心。


共拓消费场景

激活市场动能





随着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需求日益多元,奶类消费已从单一的饮品补充向多场景、全链条的生活方式渗透。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奶业协会联合相关协会、促进会正式推出《奶类消费场景共建计划》。这一计划的推出既是对壹拾佰仟万行动的深化延续,更是打通奶业消费最后一公里、完善产业闭环的关键举措。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凝聚跨领域合力,将牛奶消费深度嵌入校园、社区、餐饮、养老、康复等多元生活场景。 


图片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奶类消费场景共建计划》进行解读。他指出,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文件精神,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中国奶业协会联合八大不同领域国家级行业组织编制了本计划,为未来奶类消费拓展提供行动指引。

《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多元协同、精准供给、场景融合原则,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深化跨业协同,让奶类产品广泛融入国民生活全链条,显著提升奶类消费水平,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民营养健康提升。《计划》提出重要的九大消费场景,分别是家庭消费、校园消费、餐饮消费、工作消费、文化旅游消费、运动健身消费、康养康复消费、老年保健消费以及特殊群体与公共空间消费。《计划》整合资源、融合团队、搭建平台,具体明确各个共建单位的重要任务,围绕农产品流通、社会福利养老、餐饮融合创新、社区服务、康复推广、老年营养科普、零售终端下沉、校园营养深化等领域协同发力,拓展奶类消费场景,提升奶类消费水平。同时《计划》提出组建奶类消费场景共建计划工作推进组,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设在中国奶业协会会员服务部,明确各关键单位联络人信息,方便各省奶业协会和各乳品企业联系对接,确保《计划》更好的落地实施。各方需加快落实,共同提振奶类消费。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原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名誉会长陈永祥,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韩华,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段文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郭玉金,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段西普,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宇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跨行业协同促消费的新格局正式开启。

在奶类消费创新的征程中,科普宣传是连接奶业与消费者的桥梁。大会隆重发布奶类科普使者妞妞形象旨在营造健康食奶氛围,推动乳品消费市场发展。未来,行业将通过“妞妞”形象,制作投放公益广告,发布系列乳品科普视频和宣传图文,绘制《中国奶类美食导航地图》,举办乳制品科普大赛,同时结合休闲观光牧场评选,展示各地特色乳制品与现代牧场风采,千方百计做好奶类科普宣传,为提振奶类消费、推动奶业发展持续加力。


图片
各省奶业协会、乳品企业、养殖企业代表进行了《奶业跨次元消费焕新篇》展示活动。省级奶业协会展现了其作为场景共建枢纽的作用,通过协同联动、整合资源、协调行业、深耕县域、科普宣传等举措,打通生产 - 场景 - 消费通路;乳品企业作为场景落地创新先锋,在协同合作、渠道构建、产品定制、品质保障、品牌叙事等方面发力,推动奶类产品融入多元生活场景;养殖企业则以智慧牧场建设、绿色低碳养殖、数据协同等方式,为消费场景提供源头优质奶源保障。三方携手,立志在品质提升、场景共建、科技赋能、跨界融合等方面奋进,共促奶业突破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链全景绽放

多维聚智赋能





奶业大会、奶业20强论坛和中国奶业展览会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是行业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会议和展览。大会同期举办2025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2025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等21场专题研讨会,聚焦行业热点议题,为行业搭建深度交流平台。本次展览会吸引500余家企业参展,展位面积10万平方米,行业观众达6万人次。围绕全产业链,展示涵盖种植、养殖、繁殖育种、机械设备、动物保健到乳品加工、包装、运输、消费、贸易等环节的高精尖产品,全方位呈现奶业科技前沿。展会设置中国奶业20强展区、国家展团区、专业展区等,成为推动奶业贸易合作的重要纽带。  

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总结了中国奶业发展成果,更明确了未来方向。从政策支持到企业行动,从科技创新到消费升级,全行业正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推动中国奶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的奶业支撑。

阅读 4621




  • 手机:15932668866

    邮箱:hebeinaixie@126.com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微信

    扫码联系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fxhbbz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