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奶农王涛养了20多头奶牛,当从本报记者处得知有关“乳制品不再促销”的消息时,他兴奋地对记者讲到,这是他做梦都想的,真的希望自家的牛奶能卖个好价钱,奶的价上涨了,贷款就可以早点还上了。
自7月23日,乳品企业率先在北京落实了《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取消捆绑销售等促销行为。据中国奶业协会的理事长刘成果介绍,此次自律的出台,是为了杜绝乳制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让奶农们养奶牛能赚到钱,得到实惠。
奶业的首次自律
前几年,彩电、汽车等行业都曾经打过价格同盟的大旗。彩电业成立了“中国彩电企业峰会”,就是因为当时国内的家电价格比较混乱,让家电产业陷入了迷茫而发起的。
中国奶业协会的理事长刘成果先生讲到:“这次行业自律的出台,毫无疑问的是,这次奶业价格同盟的初衷是好的,而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这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北京市某乳制品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奶牛饲养的成本在逐年的增加。今年玉米的价格已经从每公斤0.8元涨到了1.6元,价格上涨了近一倍,而原料奶的价格却一直保持在每公斤1.7元至2.2元之间。但是,乳制品的销售价格却一直是没有涨价的,收购原牛奶的价格又很低,奶农的利益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中国奶业协会的理事长刘成果先生介绍到,最近几年奶业市场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企业回收牛奶收不到,奶农倒牛奶。这种现象是严重的供需不平衡,这样价格是永远也涨不上去的,如不及时的调节奶企、奶农的利益必将受到伤害。
刘成果接着介绍到,此次《宣言》早在6月下旬就已经签署了,7月10日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取消了乳制品及所有涉及乳制品的各种促销行为,禁止低于成本价格销售,要求各乳制品企业消除奶业的恶性竞争。从7月23日开始执行,首先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执行,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竞争激烈利润低
记者从北京市各大超市得到了以下信息:乳制品在超市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买4送1、买2送1,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买1送1的现象。
针对乳制品市场出现的“奶比水贱、促销横行”的乱现象,刘成果分析到:这是奶业市场出现的怪现象,是市场表面的繁荣现象,迷惑了消费者的眼睛。乳制品行业的问题,几乎也到了猪肉行业一样严重的地步,只是没有猪肉反应得那么强烈。
北京市某乳制品公司的市场部的负责人向记者讲到,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利润非常低的行业,在我国,一般利润也就在20%以下,而乳制品的利润却只有5%左右,即使销售量较大的伊利、蒙牛的利润也是很低的,只是他的销售额比较大而已。是经不起“买1送1”的促销方式,基本都是在顶着亏本的头皮赚吆喝。
这位负责人的观点得到了代理伊利、蒙牛的王先生的认可。他对记者讲到:“在我们这里市场上销售量很大的保鲜奶,根本上赚不到钱,利润只有2%。”据他介绍,目前伊利和蒙牛赚钱主要是高端的乳制品。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奶农王涛向记者介绍,最近几年,养奶牛根本不赚什么钱,能回收本钱就不错了。玉米价格上涨了近一倍,各种奶牛吃的营养型饲料也在增长,只有牛出的奶没有涨价。《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的出台让他们今后就可以放心地养奶牛了。
是否变相涨价
“乳制品以后不再搞促销了,那我们以后买的乳制品是不是就很贵了,这不是变相的涨价吗?”在家乐福超市双井店正在买牛奶的王大妈对记者讲到。
就乳制品是否变相涨价的问题,中国奶业协会的理事长刘成果予以否认,他认为《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的出台只是将乳制品的价格恢复到本来应有的价格。
“以369毫升的伊利高钙奶为例,成本价格在3.2元,超市的促销价格为3.3元左右,如果搞促销的话,企业势必亏本,如果进行“买三赠一”、“买二赠一”的促销,企业亏损是很严重的。”刘成果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了解,近年来乳制品行业的价格战烽火连天,使得企业利润微薄。刘成果介绍,终端产品销售市场秩序混乱,有的乳品企业采取特价销售、捆绑销售等手段进行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使整个乳品企业的赢利空间缩小。
据悉,此种情况还导致了乳制品加工企业压低牛奶收购价格的问题,加之奶牛养殖成本的上升,北京市奶牛养殖受到较大冲击。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奶农增收,由此导致了部分奶牛养殖小区出现杀牛、卖牛现象。 御淑堂怎么样隔离霜去红血丝的护肤品评价深层清洁面膜哪种好卸妆最有效的瘦脸方法
价格同盟能走远?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了此次联盟的形式。他介绍到,目前,我国的几家大型乳制品企业都是竞争对手,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没有价格战的话,消费者会在同类产品档次的上,往往会选择品牌的产品,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品牌建设不完善的企业销售量很低,如果这样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必将造成一些小企业率先跳水,以降价赢得市场,打破价格同盟的局面。
记者在走访的几家超市后发现,早餐奶的价格偏高,伊利、三元基本上都在1.7元左右,蒙牛的略微低一点,有的超市销售价格是1.65元左右。据某超市的理货员王女士介绍,尽管销售价格相差不多,顾客在选购时基本倾向于三元品牌的牛奶,这可能与北京区域的知名度有很大关系。
在采访中,也有很多消费者向记者反映部分乳制品的价格太高,据一位姓张的消费者讲,在价格同盟前,一袋早餐奶的价格在1.3-1.5元之间,而现在每袋早餐奶的价格都在1.7元以上,上涨了快30%。对长期享受价格低廉乳制品的消费者来说,《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的出台,无疑减少了消费者在购物时选择的余地。
对于乳制品行业价格同盟的出现,有关专家指出,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所严格禁止的行为,足以证明《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实质上违反了我国的价格法。
对于这一说法,北京市奶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对外发布信息,澄清此次行动并非变相涨价、行业价格垄断的行动,而是为了还给乳品真正价值。
对于乳制品价格同盟的前景,刘成果表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按照常理出牌,而恰恰是率先打破规则的企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至于乳制品价格同盟能走多远,值得我们期待。
观点:价格同盟不应违背市场规律
最近,在食品行业有两则新闻最应该引人关注:一是从7月26日开始,占据我国方便面市场“半边天”的华龙、白象等中低价位的方便面的价格将整体上调,涨幅最高的在40%左右。二是三元、光明、伊利、蒙牛5家大型乳制品企业于7月23日在北京地区启动了《乳制品自律南京宣言》,取消特价、捆绑、搭赠等促销方式,实质就是价格上涨。
继肉价、粮价的快速上涨之后,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动的下游产品涨价本无可厚非。但是消费者却单单把乳品和方便面的做法相提并论,并对二者的涨价行为表示质疑,就不能不说明其中的问题了。显然,与猪肉等产品的涨价不同,乳品和方便面的涨价不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由行业组织定夺的集体涨价,这正是被公众诟病所在,而且这种“价格联盟”也是不攻自破。
追根溯源,不难发现,乳品的涨价源于中国奶业协会倡议发起的《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而方便面的涨价则起于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牵头,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的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统一调价。这种涨价方式,有搞“价格同盟”之嫌,甚至有串通涨价之疑,在本质上与市场经济竞争原则背道而驰。
乳品也好,方便面也罢,我们不是反对其涨价,而是反对其涨价的方式。而且坚决反对这种“价格同盟”式的涨价。因为这种涨价方式是极具破坏性的。在市场体系中,最基本的就是价格机制。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价格调节这只“无形之手”会代替我们去惩罚那些胡乱涨价的企业,让价格回归价值本身。但是,“价格联盟”的出现,让这只“无形之手”彻底失灵,物价的涨跌都不再是市场的准确反映。
“价格联盟”,实质上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行为,在干扰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的同时,往往也把组织或行业面临的困境转嫁给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损害了消费者的应得利益。试想,如果一个品牌涨价,我们可以去选择其他品牌,但是当所有品牌都统一涨价,甚至连涨幅都相同时,消费者又有何选择权?其必然结果是,广大消费者的实际福利被无情剥夺。
公共事业、自然垄断行业尚且还有一个价格听证会来调节涨价过程,而“价格联盟”却全然不受约束。这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兰州物价部门对牛肉面的限价行为,不该行政干预的时候干预了,而面对违背市场规律的“价格联盟”,真正需要行政干预时,我们的物价部门为何却无动于衷?(张子瑞)
首页
乳业资讯
乳制品价格同盟还能走多远
日前,由中国乳业“五巨头”共同发布的《乳制品自律南京宣言》,取消了乳制品及所有涉及乳制品的各种促销行为,要求各乳制品企业消除奶业的恶性竞争。这次自律的举动打破了乳制品市场长久以来的“乳业价格战”的局面,消费者是否受到影响,是否是变相的涨价?
协会建设
乳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