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由于奶牛饲养成本上涨超过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涨幅,全国奶牛养殖户的亏损面超过40%,养殖户不堪承受成本的压力,出现了倒奶、杀牛等令人痛心的场面;而2007年,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中国乳品原料,特别是乳清粉和奶粉的进口价格大幅攀升,迫于成本压力,进口减少,乳企对国内乳品原料的需求增加,原料奶的供给大大低于需求,但这样的局面并没有使2007年上半年原奶的收购价格上扬,那个时侯,“奶比水贱,促销风行”的现象依然困扰着中国乳业。
2007年6月21日,在中国奶业协会南京年会上,14家乳品企业签署了《企业自律南京宣言》,宣言主要从开展公平竞争、推行合同收奶、恪守诚信经营等5个方面做出承诺。 制定了具体落实的实施方案:取消所有涉及乳制品产品的捆绑、搭赠(包括其他产品或礼品)销售行为;禁止低于成本价的倾销行为,取消特价、降价销售;鼓励优质优价。
2007年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9月2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文件),俗称“奶八条”, 提出了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明确了扶持奶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于解决当前奶业发展困境,增加奶农收入,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出台的奶业扶植政策里明确提出了事关奶农切身利益的七条补贴政策,至此,国家对奶牛养殖业的扶持有了新措施。既保护了加工企业的利益和奶农的利益,同时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增加了消费者对乳制品消费的信心。
11月,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液态奶标识标注管理的通知》,对液态奶的标识做出新规定。第一次在标“鲜”问题上做出明确规定:以生鲜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处理的巴氏杀菌乳标“鲜牛奶/乳”。以生鲜牛乳为原料,不添加辅料,经瞬时高温灭菌处理的超高温灭菌乳标“纯牛奶/乳”。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包装上做出明确标识,对部分企业原标签有库存的情况,需经申报核准后,适当延长原标签的使用期限,但原标签最后的使用截止日期仅限于2008年10月31日。 左旋肉碱润肤用什么洗脸最好最好保湿面霜排行榜很好好用塑身产品推荐
2007年下半年开始,原料奶及奶制品从北到南涨声一片,企业间的奶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从年初杀牛倒奶,到年底抢奶,牛奶价格大起大落,暴露了我国奶业积累的深层次问题。
方向——2008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指出:2008年,随着奶牛良种及配套饲养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原料奶的单产水平和质量都将明显提高;养殖小区、奶农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更加普遍;随着质量是行业发展命脉认识的深入,原料奶质量检测会受到企业空前重视,优质优价原则将得以切实执行,原料奶生产和加工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奶源依然是乳企2008年的一个主要话题。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大型乳企的扩张,随着他们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策略,在很多奶源地已经展开了一轮争夺战。业内人士指出:奶源的争夺实际是市场控制权争夺的预演,2008年奶源的争夺还将继续,不同的是乳企在扩张的同时会重视奶源基地的建设,这将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夯实根基。
2007年,大企业在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纷纷推出高端奶来抢占高端市场,以提高企业利润。同时,竞争的加剧也使得牛奶市场呈现明显的细分趋势,一些有机奶、功能奶、水牛奶等奶品在市场上扎堆亮相。可以预期的是:2008年,企业如果没有产品创新将不可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乳品企业将会在以下三个方向进行产品创新,一是双蛋白产品,即在牛奶中通过添加相关的植物蛋白,营养更全面;二是功能性乳制品,针对某一类人群,如针对糖尿病人的产品;三是乳酸菌饮料。企业重视创新的举措意味着中国乳业的经营理念在向理性的价值战推进。
2008年,各类乳品企业的产品价格将在短时间内处于不稳定状态。但要想让价格不成为行业发展的羁绊,就必须建立稳定的价格体系、保持合适的利润、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已逐步成为乳企的共识,因此, 2008年的中国乳业将会朝着乳制品种类更加丰富、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奶源建设更加扎实、个性化需求更加突出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