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牛奶涨价的背后

    发布时间:2007-09-06

    来源:青岛新闻网

    字号:[

    提示:9月1日,在市物价局价格提醒会刚刚开完的第三天,许多奶企的涨价提醒就发到了订户的手中。面对牛奶价格的突然上升,许多市民纷纷表示不理解,尤其在粮油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牛奶的突然涨价似乎难以摆脱“跟风”之嫌,刚刚在价格提醒会上承诺杜绝联手涨价的青岛市奶业协会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承受着市民和媒体的强烈质疑。那么,这到底是行业操作还是市场行情?牛奶涨价,钱进了谁的口袋?

           奶农:难道这是春天的开始?

            莱西市武备镇敬庄村,农户老胡正在牛棚里给自家的三头奶牛喂饲料,当记者将青岛牛奶涨价的消息告诉他时,老胡的脸上并没有意料中的喜悦,“能维持多久?别只是几天的事”老胡将疑问抛给了记者。
            看似是值得高兴的事,却没有引起农户该有的反映,不禁让记者疑惑。紧接着老胡的老伴反问记者,“不到10天的时间,豆粕涨了2毛,玉米涨到8毛,你说谁涨的快?”一句话让记者哑口无言。

            截至今年6月份,莱西奶牛存栏量达8.6万头,占青岛奶牛总数量的近60%,是山东最大的牛奶产地。莱西奶牛养殖业足以反映整个青岛市场的牛奶生产状况。
            “站在农户的立场上说,真希望牛奶贱如水的日子快点过去”,莱西市畜牧局奶牛中心的单主任这样对记者说。他向记者介绍,在莱西,家家户户养奶牛就像其他农村养猪一样普遍,几年以来莱西的奶牛数量一直稳步上升,牛奶的高产量甚至吸引了雀巢、伊利这样的大型加工企业落户,莱西也逐渐形成了一条牛奶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牛奶价格的长期低迷在逐渐破坏着这条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几年以来,鲜奶的收购价一直在每公斤2元左右徘徊,这与饲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牛奶价格的停滞不前在渐渐地消磨着农户们的耐心。“不挣钱,还不如出去干活”,老胡甚至在今年春天将家里的奶牛卖掉了两头。
            今年夏季以来,伴随着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上涨,粮食的价格也一路飙升,另外再加上人力,折算一下,1公斤奶的生产成本提高了0.7元左右。
            成本在不断增加,牛奶的收购价却一直维持在原有水平。“上游拼命放水进来,下游却始终‘守口如瓶’,再大的水库都要决堤。”有人这样比喻。
            尽管没有像猪肉那样身价倍增,这2毛钱的上涨起码鼓舞了一下农户的信心。近期,产奶牛的价格市场价每头涨了近1000元,农民们重新珍惜起了他们圈里的牛。
            “现在有不少人还在担心,因为这次涨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夏季是产奶淡季,南方企业大规模来北方采购鲜奶造成的,这样的收购价能维持多久我们心里没有底”,单主任说。
            在莱西市近8000家奶牛养殖户中,形成规模养殖的只有100余户,其中养殖数量在100头以上的更是寥寥无几。“一家几头牛”的状况不仅耗费人力,且直接增加了养殖成本,也有不少散养农户为节约饲料,少喂或者不喂粮食,导致牛奶质量下降卖不出去。
            “现在看来,无论市场怎么变,引导农户走生态化和规模化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单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来奶牛中心听养殖技术课的农民越来越多了。 御淑堂减肥组合最好的隔离霜哪个牌子好隔离霜橄榄油有什么作用瘦身霜抗痘去痘哪个牌子好
            对农民来说,牛奶涨价,随之涨起来的是希望。

           企业:我们和奶农站在同一条船上

            作为牛奶加工的企业,按常理说应对的只是牛奶的加工和销售环节,而实际上青岛的乳品加工企业背负的不仅仅是这些。
            有资料显示,青岛牛奶的消费量居全国第六位,在北方城市中名列前茅,巨大的牛奶消费市场让青岛成为全国各地奶企的必争之地,除了迎春乐、琴牌等本地企业占据一定比例市场外,蒙牛、伊利、光明等外地品牌的大规模加入让青岛的牛奶销售市场竞争异常惨烈。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奶企被迫采取各种手段应对竞争,各种降价、促销让本来利润不高的奶企倍感生存压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岛城奶市场价格的长期低迷。
            与养牛一样,加工也有成本。冷藏储存、运输、煤炭等消耗成本的费用在不断上升,而提价无疑会给销售带来巨大压力,这使得牛奶加工企业不得不咬着牙“较劲”。记者调查到,目前岛城几乎所有的乳品加工企业都出现亏损。
            此外,鲜奶收购问题也是长久以来困扰企业的难题之一,用雀巢公司一位收购人员的话说就是“吃不饱”,他所指的就是优质鲜奶。在莱西每天近160万公斤产量的鲜奶中,达标优质的鲜奶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且许多奶农为节约成本而减少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导致大量产出来的奶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牛奶提价,对企业来说可以获得调整成本的宝贵空间,从长远意义上对整个行业是好事”,一位企业人士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牛奶市场的宏观调控,引导各地量力而行,根据区域内奶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发展饲养户,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合作体制。

           奶协:我们的作用是协调与引导

            前一阵沸沸扬扬的“方便面涨价”事件让“协会”这一名词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虽然方便面中国分会一手导演的企业串联涨价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导致了公众对协会的信任危机,在此次牛奶涨价风波中甚至有媒体也将矛头对准了青岛市奶业协会。
            “奶协绝不搞串通涨价,但却不能阻止由于成本增加引起的企业自主涨价行为”,在8月30日举行的价格提醒会上,青岛市奶业协会宗绪贵副会长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实际上,作为一个民间协会组织,奶协的性质决定了其很难起到调控整个市场的作用。在奶品销售十分激烈的时刻,奶协也曾多次组织企业代表商谈避免恶性竞争的座谈会,并在取消竞相捆绑销售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奶协并不能参与干涉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也无权对企业进行管理,因此我们所能起的作用就是协调和引导企业向良性发展”,宗秘书长说。
            今年猪肉价格的平步青云甚至让人担心牛奶会不会步其后尘,“这种担心眼下看是多虑了,但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怎么样”,宗秘书长否认了近期牛奶价格会大幅攀升的可能,但他认为目前的牛奶市场确实需要调控与完善。 1

    分享至:

    版权所有河北省奶业协会©2003-2019 冀ICP备19003080号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河北省奶业协会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839635 15932668866(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