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北省奶业协会官方网站!  
春季奶牛口蹄疫预防方法
发布时间:2012-03-31   阅读:

冬春季是奶牛口蹄疫多发季节,养殖户需多加预防,了解口蹄疫的预防的方法,以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

  一、传染途径

  口蹄疫属牛、羊、猪和骆驼等偶蹄兽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也能被感染。病源为口蹄疫病毒,感染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也可经鼻粘膜、眼结膜、乳头及损伤的皮肤,潜伏期一般为2~7天,个别可长达21天。

  奶牛以冬、春季易发病,其中病畜和病后恢复的家畜是口蹄疫主要传播源。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如吃了被污染的肉、奶及奶制品等经消化道感染:吸入了感染动物呼出或喷出的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由挤乳工人或挤奶机器产生的接触感染:通过人工授精传播等。另外,防疫消毒不严,人员和车辆来往,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和畜产品污染的水源、饲料以及鸟、蝇、犬、鼠等.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

  二、危害性

  1、患病牛只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产奶量大幅度下降。

  2、蹄冠部、蹄趾间沟内出现水泡时,患牛卧地不起,可发生褥疮,患脓毒血症死亡。

  3、乳房被侵害时,乳房急性肿胀,乳汁变性,临床发生乳房炎,同时伴有流产现象发生,另外产后母牛出现难配、受孕不佳现象。

  因此,只有平时在抓好奶牛生产的同时,重视奶牛口蹄疫防治工作,以减少经济损失。

  三、常规控制措施

  1、坚持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由专人负责,消毒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池内放置2%~3%氢氧化钠药物,每10天更换1次,同时还设置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2、非本场车辆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牛场内。人员、车辆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

  3、保持牛场环境卫生,运动场由专人每天清扫,粪便及时清除,经堆积发酵处理。

  4、每年春、秋季对全场(食槽、牛床、运动场)进行全面消毒。

  5、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消灭蚊蝇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6、每年春、秋季做好结核、布病、口蹄疫疾病检疫工作。

  四、技术管理措施

  在抓好防疫工作同时,也重点抓奶牛饲养,对奶牛坚持1月1次体况评定,实行5分制评定方法,并且每10天更换1次饲料配方,保证供应好奶牛所需营养标准,使牛群体况保持最佳状态。对疑难病症坚持“会诊”制度。发现可疑疑难病症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会诊,必要时请专家确诊,使奶牛各种疾病和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坚决执行本场技术人员(尤其是兽医员、授精员)严禁从事对外奶牛技术服务工作,杜绝一切传染源侵入。工作人员每年定期体格健康检查1次,凡检出结核、布病者,及时调离牛场。


 


  • 手机:15932668866

    邮箱:hebeinaixie@126.com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微信

    扫码联系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fxhbbz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