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美赞臣和雀巢相继提价后,最近,国外品牌明治奶粉也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两成左右。新一轮涨价之后,目前国内市场不少洋奶粉的售价已经逼近300元大关,而个别品牌售价已突破400元。
记者调查发现,“洋奶粉”同一品牌同一款产品的售价国内外相差悬殊。在英国一家超市的网站上,某品牌1阶段900克包装售价8.87镑,约90元人民币。而在该品牌国内某商城中,但同样标注为金装1阶段900克包装售价为248元人民币。在中国洋奶粉的价格竟然是欧美等其他地区三至四倍,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最贵”,对于这种情况,孩子的父母大多表示无奈。
记者:一个月的经济上花多少钱?
孩子妈妈:我觉得可能(一个月)两千块钱打不住吧,就是家里面,所有的钱应该都围绕着宝宝的吃喝拉撒睡来花费。而吃这部分占用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记者发现,洋奶粉涨价的理由一般都是"费用上涨"和"配方升级"。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每次洋奶粉涨价都会说成本上涨。但是频繁涨价就很难解释得通了。因为成本上涨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累积效应,对企业的总成本会有一定的 影响。但是一年涨几次,那么成本上涨这个说法很难自圆其说。
部分洋奶粉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掩护下,频繁涨价,而涨价背后真正的原因,专家认为是洋奶粉在中国市场具有垄断地位。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这个垄断地位并不是说 ,某一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绝对有多高,但是洋奶粉的几个品牌加起来它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超过60%。这样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就不同,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要大得多,竞争力要远远大于国内品牌。
面对洋奶粉的纷纷提价,专家认为不能直接去干预洋奶粉的定价。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因为对于奶粉来说,是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国家还不能直接去干预。更多的应该从培育国内的企业,让国内的品牌更多的去关注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让国内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 起好的市场形象。